返回首頁 | 聯系我們| 手機版歡迎您訊問遼寧省信息通信行業協會網站!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信用建設 - 企業信用檔案- 企業信用檔案
企業信用檔案
對企業建立信用檔案健全社會征信系統的思考
時間:2015-05-13 瀏覽次數:

       日前,國務院公布《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規劃綱要指出,將堅持政府推動、健全法制、統籌規劃、重點突破等原則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到2020年,基本建立社會信用基礎性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基本建成以信用信息資源共享為基礎的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

  征信就是指對企業、事業單位等組織的信用信息和個人的信用信息進行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活動。 企業作為社會經濟活動的主體,其信用是社會信用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信用建設能為整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供重要支撐。所以,要建成以信用信息資源共享為基礎的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必須高度重視和逐步建立、完善企業信用檔案,健全企業誠信的評價、查詢和服務系統,引導企業樹立“品牌”意識,打造企業的“誠信名片”和“身份證”。

  一、 建立企業“信用檔案”的必要性

  企業“信用檔案”是指由公共管理部門公正記錄生產經營者和管理者誠實守信,依法簽約,認真履約的材料總匯。其集中體現出企業在社會和市場行為過程中的可信度、公信度和誠實信用的綜合競爭力,是證實企業是否誠實守信、遵紀守法或有無違法違約、欺詐、拖欠及逃避債務等行為的重要憑證和依據。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會的文明程度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但是,與發達中國家相比,現代社會市場經濟所必備的國民信用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尤其是部分企業對信用社會信用缺失引發的矛盾時有發生。最典型就是當前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的層出不窮,以及“逃債”、“壞帳”、“合同欺詐”等事件的紛紛出現。

  市場上出現的信用危機嚴重危及到了我國正常的經濟發展秩序和對外經濟交往活動,給我國的經濟、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直接和間接損失,嚴重影響了我國的經濟發展,也影響了與國際間的經濟往來。據有關方面估算,近年來,我國年平均假冒偽劣產品的產值超過1300億人民幣,每年企業間簽訂的合同有40億份左右能夠得到一定程度執行的合同平均不到70%,有的地方甚至不到20%。據報載:我國每年因為“誠信缺失”而造成經濟損失(如合同欺詐、欠債不還、假冒偽劣產品等)總共達5855億元人民幣,相當于我國GDP的1/14之多。

  美國學者福山在《信任》一書中曾預言:21世紀是信譽的世紀,哪個國家的信譽度最高,哪個國家就會贏得更廣闊的市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也是契約經濟,誠信經濟。企業信用不僅關系到國家經濟的發展,而且作為企業的一種重要的無形資源,是企業經濟發展的無形推動力,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所以在這個時代,企業建立和完善“信用檔案”,不僅有利于企業發展,幫助企業做大做強,有利于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經濟環境,更是進一步完善社會信用體系的要求也是企業的責任。具體的來說,有三大作用:

  方便企業信貸: 企業建立信用檔案,貸前,可以幫助金融機構甄別優質的借貸客戶;貸中,可以幫助金融機構及時了解企業在運營中隨時出現的商業風險,有預警功能;貸后,可以向公布企業的信用情況,納入社會監督;把信貸企業納入社會征信系統,讓企業牢固的樹立守信意識,是解決一切信貸危機最根本的保障。

  獲得客戶信任。在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花錢做廣告,可以輕松的實現讓眾多客戶“知道”,但卻無法讓客戶快速的“信任”。崇尚誠信、恪守信用的企業,最需要“信用檔案”;信用檔案,既能幫助企業讓眾多客戶“知道”,又能立展示良好形象,讓客戶快速建立“信任”,促成更多交易。

  提高工作效率。企業建立信用檔案后,政府各個政府職能部門的信息匯集到企業的名下,讓守信企業的信用信息得到充分利用,可以有效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同時,便于各職能部門對企業進行遠程管理、為企業減少了好多接待各職能部門的時間,從而使企業騰出更多的時間自我發展。

  二、如何建立企業“信用檔案”

  企業“信用檔案”反映生產經營者和管理者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所具有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觀念和法律意識,以及經濟交往中的行為規范和品德修養的綜合競爭能力。

  從形成渠道看,企業“信用檔案”可分為直接信息與間接信息。直接信息是指企業自身活動中形成的信用資料,如企業基本情況、資產狀況、借還貸記錄、納稅記錄、會計報表等;間接信息是與企業相關的單位形成的反映企業信用狀況的資料,如工商、稅務、金融、質量認證等部門關于企業經營、納稅、貸款產品質量等記錄以及來自客戶或消費者的評價。具體內容由大致由以下六部分組成:

  1、銀行信譽等級記錄。銀行貸款不逾期,不欠息,償債指標均在正常值內,有較強的盈利能力的較充足現金流量,按照銀行考評條款確定的信用等級記錄。

  2、納稅信用等級記錄。指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履行納稅義務情況,依據《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管理試行辦法》規定的標準進行評定的基礎上,就納稅人在一定周期內的納稅信用所評定等級的記錄。

  3、勞動用工合格記錄。企業單位在勞動合同、用人、工時、工資、社保等方面符合《勞動法》有關規定,并獲年度考核檢查合格證書。

  4、企業經營規范記錄。無利用合同格式條款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嚴格遵守《商業、企業、經銷商標管理辦法》和《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無經銷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的行為;有完善的售后服務,及時處理消費者投訴工作;有企事業經營管理行為規范等證書或記錄。

  5、行為達標記錄。依據有關現行法規,實施行業規范管理服務達標標準,有管理服務規范達標的證書或記錄。

  6、其它記錄。按照有關國際標準或世貿規則取得了相應的證書或記錄,以及有能夠證明本系統誠實守信的資質材料。

  2013年3月15日,國務院《征信業管理條例》頒布實施,對“征信”這一新興行業確立了法律地位,把征信業帶入一個合理、合規、更合法的年代。在《征信業管理條例》第二條明確規定可以采集企業、事業單位的所有信息進行整理、保存、加工并向社會公布。2013年12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成立了專門的信用管理局。國家政策的出臺、國家條例的頒布、征信管理機構的成立,使征信業有法可依,有據可查,這就要求必須規范建立企業信用檔案,讓廣大消費者能夠隨時準確地了解企業的信用狀況,了解企業的產品質量、服務質量等等,這是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

  1.堅持依法建檔。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法制經濟,沒有法制的創新就沒有章法。企業要認真學習和領會國家以及省、市關于檔案工作的法律、法規,并結合工作實際,去探索出解決信用檔案的新方法、新思路。以國家法律、法規為依據,做到有章必循,有諾必踐;否則,個人將失去立身之本,社會將失去運行之規。

  2.建立健全制度。建立健全完善各項管理制度,是建好信用檔案的必要保證。企業信用檔案收集的內容是有一定范圍的,特別是收集渠道涉及到方方面面,如企業經營的合法證照、遵紀守法、誠實經商、規范運行、還貸的能力及收付款信譽度等方面形成的材料;政府及有關部門(工商、稅務、質量監督)等的年檢及其他檢查材料;履行合同材料等情況。完善信用檔案的收集、整理、歸檔、保管、提供利用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才能使企業信用檔案建設形成規范化、制度化。

  3.嚴格處罰措施。如果只有激勵機制,沒有相應的處罰機制將會使信用檔案的價值大打折扣。在我國之所以制假、售假、不信守合同等行為頻出,不擇手段,不計后果,“一切為了向錢看”。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法制建設滯后,相應的處罰手段還不到位。在規范和建立企業信用檔案過程中,企業和有關部門應建立健全激勵、及處罰制度,讓缺失信用者無從遁形。否則,這些根深蒂固的不良習慣和意識是很難改變的。

  三、創新服務完善企業“信用檔案”

  近日,覆蓋全國、標準統一的11315全國企業征信系統在鄭州啟動。在鄭州的各類企業的信用檔案將會“被”建立、公開,并放入第三方征信公益平臺(www.11315.com)。據了解,11315全國企業征信系統是第三方公眾征信平臺,創建于2002年,目前已收錄3400萬家中國區域企業數據,涉及有價值企業信用信息達數億條,是目前中國最大企業信用數據庫。

  其實,企業“信用檔案”,在不少單位已經建立。如工商部門行政管理網,12315消費者投訴網,社會服務網,銀行部門的客戶信用系統,稅務部門的交稅系統,勞動部門的合法用工的記錄,以及司法部門、海關部門、質檢部門、衛生檢疫部門對企業經營活動中違法違章的查處檔案,都是“信用檔案”的組成部分。不少企業也有反映自身誠信的檔案。只是現在這些檔案是分散在各個管理部門、企業、個人手里。若要了解某一企業誠信如何,必須要分別到許多部門去查詢,勞神費力,還不一定能了解齊全,這是目前企業“信用檔案”的現狀。

  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由一個部門將各方“信用檔案”整合起來,“童叟無欺”公布于眾。筆者認為,我們檔案部門有這方面資質、潛力和義務做這項工作,也有能力做好這項工作。比如,我們可以利用平時已建立的工作網絡來收集分散在各部門的“誠信檔案”信息,然后進行信息整合,資源整合,為社會需求提供服務。 如上海靜安區為構筑“誠信體系”,檔案局館積極幫助指導企業建立“信用檔案”,以收集電子文件的方式,點擊經整合的“信用檔案”信息,為社會咨詢服務。這一嘗試得到靜安區內企業、社會管理部門的響應。

  總面言之,企業“信用檔案”內容較多,涉及面廣,動態性強,檔案部門必須進行有效的信息整合,才能構成完整的企業信用檔案內容。在這方面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加以組合和構建:

  1.企業進入或退出市場的資料。主要指企業在辦理開業、變更、注銷登記中的基本事項。包括:企業名稱、住所、負責人、投資人、注冊資本、經營范圍、經營期限等,應當成為反映其信用情況的基礎性材料。

  2.企業被行政處罰的資料。主要指企業因違反登記事項,或從事虛假宣傳、走私販私、合同欺詐、經營假冒偽劣商品、制售非法出版物、欺騙消費者等違法行為被行政處罰而形成的記錄,應當成為反映企業信用狀況的核心材料。

  3.企業被行政監管的資料。有關部門在對企業例行檢查、年度檢驗時,對企業守法經營所作出的認可性記錄;對企業輕微違法行為責令改正的提示性記錄等,應當成為反映企業信用狀況的主要材料。

  4.企業被投訴舉報資料。企業因涉嫌違法被投訴舉報,有時雖然從法律上可能很難認定,或者因證據不足未被追究法律責任,甚至可能是沒有根據的投訴舉報。在這當中產生的資料,是一種社會性的信息,是一塊社會“公示板”,其中蘊含著一定的警示作用,應當成為企業信用狀況的參考材料。

  5.企業被認證、褒獎資料。比如在工商行政管理實踐中經常會涉及到對企業信用狀況的某些認可。比如在某一時段對某一方面進行認證,評選出“無假冒商品商店”、“消費者信得過單位”、“重合同守信用企業”等等,這些認證性信息也應當成為企業信用檔案的有機組成部分。

  6、企業納稅的資料。根據現行稅收征管工作的規定,納稅人檔案資料可分為戶管資料和分局(所)管資料兩大系列。戶管資料主要包括:稅收管理過程中的各類登記表(如稅務登記表、退稅登記表、一般納稅人申請認定表、年審表)、納稅申報表(含附列資料)、發票定制審批表和購、用、存報告表、各類涉稅審批表、處理決定書等。(二)所管資料主要包括:各類納稅人基本情況表;管征戶數底冊;定期定額戶生產經營情況調查表(典型業戶);各類檢查許可證存根聯;及其他相關的所(分局)管理的資料。這些納稅資料應該是企業信用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

  企業“信用檔案”的構建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工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必須充分發揮自已的職能優勢,努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加強企業信用信息資料的收集和整理。首先要加強對企業檔案的監管力度,充分掌握企業在經營活動中的各種信息。通過從線條管理轉向綜合管理,從靜態管理轉向動態管理,從被動管理轉向主動管理,從傳統管理轉向現代化的長效管理等手段,真正建立和健全企業的“經濟戶口”,這樣才能做好企業信用信息較為全面的收集工作并在此基礎上加以科學的整理,建立起相應的數據資料庫。

  2.積極做好數據資料的登錄和技術保障工作。企業的各級管理部門繁多,監管的內容不盡相同,各自的專業性很強,監管數據的存儲要求不一致。因此,檔案部門對收集到的數據需要加以抽象,明確統一的管理規范,才能便于數據的識別、登錄,便于數據的查詢、統計。同時,對數據登錄要有時限要求,以保證數據的適時更新。此外,由于檔案部門建立的企業信用檔案是從現有的各部門管理業務檔案中抽取的信息,為了實現資料的調取、存儲、查詢和統計,必須要開發出一套功能強大的軟件系統,從技術上解決好由于企業檔案分級管理、分散管理、專業管理、交叉管理,甚至是分密級管理等一系列問題,做好技術維護和技術保障工作。

  3.促進企業信用信息資源的社會共享。目前,政府有關部門各自掌握著企業各方面的信用信息,而信息利用者要想得到這些相關信息就極不方便,耗時費力,不能達到及時有效利用的目的。檔案部門在構建企業信用檔案時也應考慮到這個問題,應把工作的立足點放在力圖使企業信用信息資源社會化上,要打破陳舊保守的思想觀念,讓整個社會都能了解各企業的信用信息,通過社會輿論,依靠社會監督,共同加強對企業的管理,起到長效監管作用,以共同維護社會主義正常經濟秩序。

  檔案行政管理機關作為國家行政機關的有機組成部分,做好企業檔案的管理和服務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國加入WTO組織后,隨著國際交往的貿易活動的增加,要求我們按照世貿規則來創新市場監管方式,構筑社會誠信體系。在這種形勢下,在構建企業“信用檔案”的工作中,檔案部門當利用自身的優勢和特點,承擔“生力軍”和“先行軍”的角色,為保證正常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和企業的合法利益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摘自中國勞動保障新聞網)

 

版權所有:遼寧省信息通信行業協會 備案號:遼ICP備15001621號-1
網址:www.index-slots.com Email:xue140@sina.com
網站建設:恒昊互聯網絡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_国产白袜男GayChina_99精品热这里只有精品_99久久免费精品